|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山东省财政厅:探索形成“五四三二一”工作法推动PPP工作驶入快车道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5-12-24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山东省PPP工作进展迅速、成果丰硕,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并探索形成了五四三二一的工作法。

  一、在项目管理上,坚持把握五个原则一是适用领域把握一个字。项目领域界定上,坚持适用范围必须符合中央和省政府文件规定的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水利、环境保护等10多个公共服务领域。二是合作期限把握一个字。坚持项目必须涵盖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等5个阶段19个步骤,规定合作期限在10年以上,一般在2030年左右。三是实施主体把握一个字。严格按财政部要求,确保所选项目的组织实施机构是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行政事业单位,并明确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不作为实施主体。四是评价论证把握一个字。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证明项目采用PPP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合理识别评定政府支出责任,确保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不超过10%。五是合同管理把握一个字。把合同管理作为PPP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认真遵循依法治理、平等合作、维护公益、诚实守信、公平效率、兼顾灵活六大原则,不断规范完善合同条款,特别是对权利义务、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价格调整、违约、提前终止等关键内容和核心条款作出明确规定,形成了一批科学合理、全面规范、切实可行的合同文本,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合同体系,为推广运用PPP奠定坚实基础。

  二、在助推落地上,注重强化四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普遍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协调,发改、人行及相关行业主管等部门积极参与、协作配合的PPP组织领导机制。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安排专人负责管理,部分市县设立专门办事机构,通过开展培训、加强能力建设、构建专家库和机构库,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设立PPP项目奖补资金1亿元,引导各地财政投入近5000万元,统筹用于前期工作和项目资本金投入。四是强化制度保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PPP模式操作指南》、《PPP项目操作流程手册》,逐步建立起以《指导意见》为核心,以配套办法为依托的“1 X”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

  三、在主动服务上,重点打造三个平台一是打造信息平台。坚持信息统计与工作督导结合,网上发布与线下推介并举,建立起以PPP项目统计月报为基础,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网上发布为依托,以大型推介会、研讨会等现场推介为重点,以网站、报纸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为抓手,多管齐下、动态跟踪的月报统计 网络发布 现场推介 媒体宣传四位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累计发布各类项目信息1000多条,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方择优投资。二是打造合作平台。今年以来,省财政已推出325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4700亿元;联合济宁市推介项目42个,总投资额约520亿元,为各方搭建起覆盖全面、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三是打造资金平台。省政府设立总规模1200亿元的PPP发展基金,为PPP项目打造量身定做的资金平台,解决再融资后顾之忧。目前,已参股发起设立12只子基金,预计今年将募集到位400亿元。

  四、在工作步骤上,加快推广两个典型一是推广典型做法。总结推广了宁阳模式嘉祥样板禹城经验等一大批先进区域典型做法,在全省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二是推广典型项目。在典型做法带动下,各地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规范性、创新性的点上项目,并向社会发布首批省级34个示范项目,部分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示范项目范围,实现了抓典型、带全面的效果,让各地在工作中学习有目标,追赶有方向。

  五、在工作机制上,各方凝聚一股合力通过上述举措,全省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内外协作、多方动员的良好局面,凝聚起政府 中介 金融 企业 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强大合力,共同助推PPP模式成为各方广泛共识和积极行动。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