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员办:搭建微信平台 提升工作效能
青岛专员办
按照财政部对专员办“从以检查业务为主向财政预算管理为主转变,以事后检查为主向事前事中监管为主转变”的转型要求,我办积极探索与新要求相适应的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方法,将微信服务应用于部门预算监管工作,成效明显。
专员办业务转型后,与驻地预算单位的业务联系将更加密切,工作交流更加频繁,这就要求专员办与预算单位之间必须建立起通畅的交流渠道。就中央预算单位综合监管试点工作经验来看,如果没有通畅的交流渠道,仅是工作通知的下达就是一项繁杂冗长的工作,监管人员需要逐户电话联系相关单位、邮寄工作通知、落实工作通知送达情况等,要耗费专员办较多的人力、精力,事倍而功半。受制于专员办人力的短板,如何在现有人力情况下实现全面监管的新要求,是摆在专员办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办监管人员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借鉴财政部微信公众平台的做法,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上下功夫。今年7月30日,我办微信公众平台“财政部驻青岛专员办部门预算服务号”正式上线运行,成为中央驻青基层预算单位与我办交流互动更为通畅的渠道。预算单位财务等相关人员“关注”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订阅用户后,便可以获取我办有关部门预算管理相关资讯、政策法规及服务指南等信息,并及时接收工作通知。同时,用户也可通过该微信与我办部门预算监管对口责任人实时交流互动,及时获取政策答疑、工作指导等信息,对于其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平台工作人员会在搜集、整理后,在公众平台中对相关反馈信息进行统一公开答复和说明。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以来,先后应用于2016年“一上”部门预算审核、2015年部门决算编审等工作。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对中央驻青预算单位基本实现全覆盖,关注用户243人,阅读1157人次,其受众面广、准确性高、时效性强的特点彰显,有效弥补了以往专员办与预算单位之间依靠邮寄、电话联系工作费时费力的“短板”,提高了我办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效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