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毅:由“补”改“投”以竞争促绩效
重庆市财政局局长 封毅
如何科学配置和合理使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既是预算管理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突破口。
不可否认,传统的资金分配思维和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容易给决策带来失误等问题,因此亟须建立一种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分配机制。
重庆设立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其初衷正是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入手,力求通过资金分配方式的革新,将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引入财政资金分配,以竞争促绩效,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最优化。
该基金最大的亮点在于,首先体现政府设立意图,就是要重点扶持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其次是资金分配方式有重大革新,由“补”改“投”,虽一字之变,却大有乾坤。简单讲,就是将以前无偿“直补”给企业用的资金,变成股份的形式投入到企业,与企业同股同权、同收益。
这个改变将带来五大好处:一是可放大财政资金引资量。按照制度设计,该基金由财政资本金和社会资本金两部分组成,按配资比例规定,除农业、小微企业为1:1投入外,其余将通过1:3或1:4甚至更高的杠杆比,放大财政扶持资金的聚焦效应。如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相应的基金公司就需配套注入1亿元。按照政府连续5年,每年注入20余亿元的设计,该基金将最终形成一个几百亿元的基金池,这对于扶持产业发展来说,是有导向性和推动性的。
二是可让财政资金循环使用。相较于以前资金一次性投入企业,一次性使用不同,按制度设计,各专项基金投入到相应企业后,最长存续期不超过7年,然后回到母基金池中,再投入到其他企业,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基金池”,使财政专项资金可重复使用。
三是可实现财政资金保值增值。由于基金公司去行政化,除投资的六大产业和领域由政府确定外,具体投向哪个企业则全交给市场化的基金公司运作。一方面,政府招标的基金管理人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度,是专业化团队,原则上不会与项目单位串通一气来骗取补贴,因小失大损毁名誉。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的商业目标明确,不仅要确保自身投入资金的安全,而且要实现投资收益,这就决定了其在进行市场化选择项目时,会对拟投资的项目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论证、考察,界定风险和预期收益,最终优中选优确定项目。即便在投资运作过程中,有一两个项目实现亏损,也会有其他赢利项目予以弥补,因此,政府基金非但不会出现风险,反而还会因财政资金分享红利后回流基金池把规模做得更大。再则,在制度设计上,也设立了基金终止合作的一些具体规定,也给财政资金安全上了一把保险锁。
四是可助推企业向混合所有制发展。财政性资金和社会资金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投资,会使得企业股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五是可有效防止腐败。由于制度设计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去行政化,政府机关、政府公务人员原则上不能直接参与基金运作管理,这样就可减少政府干预和个别公务人员的灰色交易。
此外,在资金分配方式上的改革探索,重庆还有其他涉足,比如在农业资金分配方面,实行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将资金分配从“一对一”的单向审批安排,转为“一对多”选拔性审批安排,建立“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项目优选机制,不仅达到了资金分配更加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