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四川广安财政局:在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4-12-24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省广安市财政局

  随着国库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资金使用效率都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影响。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不仅改变了拨款方式和银行账户设置,对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增添了新的内涵和要求。由此,怎样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带来的有利条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改进,消除或者是减少其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会计监督重要性凸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单位只需向财政申请支付,实际的支付是由财政支付中心实施。这种体制下,理论上能通过单位与财政对账以及报送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的财务报表等方式实现单位与财政、单位内部的相互制衡、相互监控的目的。但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单位与财政的对账,尤其是支付明细的核对,大多单位是在大平台不能继续申请支付时才由一位经办人员将未核对的支付明细在网上确认为已核对,经办人员在核对过程中为了能及时申请支付,可以说是大多数没与单位账务数据进行逐一核实;另一方面,财务报表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即使严格执行单位负责人签审会计报表的环节,往往也不能实现有效内控目的。在上述环境下,如何发挥单位会计监督职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会计入账依据改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各单位从财政获得的预算经费不再是实际的货币资金的流入,收入、支出确认的依据是通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或代理银行提供的转账通知及其他原始凭证。这些凭证有些是按月汇总打印、有些是合并生成的,并且会对应数笔不同经济属性的业务或事项,与传统的银行支付、现金支付相比,在原始凭证的时间、范围和格式上都有较大区别。

  ()核算业务量增加

  国库集中支付下单位根据年度预算以及支出性质和支出项目执行进度编制每月用款计划。在批复的用款计划的额度内提出用款申请,由国库支付系统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并且对每一笔支出都要逐笔申请、填制支付申请书,尤其是市级各预算单位严格执行现金支出限额、范围和公务卡、转账结算制度的相关规定后,会计核算工作相比以前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四)促使会计核算走向精细化、信息化

  国库集中支付为了规范单位的收支活动,为各方面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提供明晰的报表。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从预算开始就对单位的用款指标进行了支出功能和经济性质的细化,并要求单位编制决算时也要按照预算时的细化级次进行编报。促使会计核算走向精细化,必然要求手工处理业务转向计算机处理业务,相应地促使各部门、单位以及相关岗位要实现信息化。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控制意识相对薄弱

  表现在对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一些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缺乏对会计控制的深度了解,认为建立会计控制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建立了会计控制制度,没有认识到会计控制制度的深刻内涵,忽略了自身、管理者乃至相关业务部门在会计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

  ()会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单位应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新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控制制度。但通过与一些单位经办人员交流发现有些单位并未制定相应的会计控制制度,如公务卡消费报账,它与传统的现金消费报账模式就有区别,有些单位还是援用原来的报销程序和方式,导致公务卡还款不及时、不准确甚至有可能出现错还。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加上控制意识薄弱,不能形成监督制约机制,容易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或内部管理失控。

  ()会计基础差、会计核算不规范

  大多数单位的出纳、会计由单位其他业务人员兼任,会计业务水平普遍较低,对财政资金管理体制、甚至是集中支付流程和概念都不熟悉,不能正确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科目的明细设置和明细级次不能满足实现会计职能需要。有的只是流水出纳账,受现行的财政类原始凭证在时间、范围和格式影响,会计核算普遍存在会计要素要求不严和做包包账的情况。如单位的公务卡消费还款,现在很多单位都是在进行汇总还款后将此笔还款下的所有消费单据放在一起记录的一张会计凭证;财政直接支付下的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是每月汇总打印,大多数单位在处理这类业务时也是到月末将所有的直接支付的票据附在一起做一张凭证,这样就形成了包包账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强化财务管理基础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及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资金计划是最重要的财务管理,在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财务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是更重要的,但同时难度也在增加。第二,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比如预算编制、财务预测、财务控制标准等。第三,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对于一些内部财务制度要进行修改,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环境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要求。

  (二)改变财务管理方式,全面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

  在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行财务信息化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实施财务管理电算化,可以简化以前手工记账繁琐的财务报表和其他工作的准备,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又节省时间。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全面实施,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避免很多失误。但要实现单位财务管理的电算化和信息化,则需要配备专用计算机,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配备既懂得电脑又懂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双料人才。

  (三)加强会计控制,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会计控制事实上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本单位会计业务运作相互制约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若达不到相互制衡、相互监控,则控制就失去了效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会计控制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控制、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控制等等,针对这些控制内容各单位需尽快制定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以此支持本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规范会计控制工作。

  (四)合理设计会计流程、设置会计科目,规范会计核算

  首先,应结合单位实际和国库集中支付流程设计合理的签、审制度和单据传递程序;其次,单位在进行收入、支出的核算时应根据财政的绩效评价、专项经费的管理、预算决算的执行和单位内控管理的需要合理设置明细科目;第三,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基础虽然是收付实现制,同时,也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按照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合理设计流程、设置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如公务卡消费还款,实质是消费还款两项经济业务,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分开处理,这样就能避免做包包账。分开处理时需增设相应的往来科目(行政单位,在暂存款科目下设置应还公务卡消费款-XX职工明细科目;事业单位,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设置应还公务卡消费款-XX职工明细科目),具体处理如下(以行政单位职工出差刷住宿费为例):

  职工公务卡消费后到单位报账,以签批后的报账单为原始凭证。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或项目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差旅费

  贷:暂存款-应还公务卡消费款-XX职工

  单位还款时,以支付中心签章的支付申请书回单和单位打印的公务卡还款明细表为原始凭证。

  借:暂存款-应还公务卡消费款-职工甲

  暂存款-应还公务卡消费款-职工乙

  暂存款-应还公务卡消费款-职工丙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总的来讲,以国库集中支付为重点内容的财务制度改革,已彻底打破原有的资金管理局面,增强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还从根本上遏制了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可以说大幅度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率。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