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江苏财政:创新资金管理模式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4-10-30 浏览次数: 【字体:

 江苏省财政厅

  转变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方式,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2011年,省财政厅整合专项资金,与市县财政共同设立区域重点成长型企业发展扶持资金(下称区域扶持资金)。资金运行管理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保本微利、滚动发展为原则,在强调财政资金使用无偿改有偿的同时,保持财政资金的扶持性和导向性。至2013年底,省财政共拨付区域扶持资金9.86亿元,地方配套出资近10亿元,全省区域扶持资金总规模达19.85亿元,有力促进了我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区域扶持资金的管理成效及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与社会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其他政府创投基金相比,区域扶持资金具有投资针对性强、决策效率高、政策扶持性明显等优势,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扶持效果。

  一是投资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发挥了明显效益。全省区域扶持资金中,采取股权投资方式运行的资金额度为12.59亿元,共完成投资174户企业,已完成投资8.34亿元;2013年被投资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06.87亿元,同比增长38%;实际上缴税收8.42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净利润8.76亿元,同比增长13%。采用定向融资担保和融资风险基金方式的资金额度为7.26亿元,共为765户企业53.45亿元贷款提供担保和融资风险补偿服务,年均放大倍数5倍以上;2013年被扶持企业2013年度共实现销售收入935.61亿元,同比增长17%;实际上缴税收44.4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净利润63.71亿元,同比增长12%

  二是投资企业以新兴产业为主,促进了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174户获得区域扶持资金股权投资的企业中,近140户为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内企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企业占比80%。区域扶持资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内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体现了财政资金的产业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省级财政资金的改革示范,推动了市县财政资金管理改革进程。省级财政资金有偿使用改革的先行先试,拓宽了市县财政部门改革资金管理的思路,加大了财政资金有偿使用改革的步伐。如太仓市于20137月底出台了《太仓市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整合当地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整合,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形式扶持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潜力大、预期盈利能力强、对本市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贡献大的企业。

  二、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政专项资金试行股权投资等有偿使用方式改革,缺少可参照的成功经验,在我省先行探索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资金管理机制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风险控制与损益确认等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资金运行过程中,市县财政部门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股权投资对企业规模和利税贡献要求较高,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和损益确认原则需要明确和细化,实行定向融资担保的资金扶持效益没有明确的统计口径等。

  (二)资金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市场化运行的股权投资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投资目标企业的筛选评定和投资跟踪管理、绩效评价,需要财政部门和资金管理机构具备金融、财务、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三)投资风险不易控制。近年来,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环境有待优化,选择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更加困难。虽然目前区域扶持资金仍能保持盈利,但未来潜在的亏损风险不容忽视。对投资风险的担忧,以及投资亏损的责任界定不明确,影响了区域扶持资金股权投资的运行管理效率。

  三、关于完善区域扶持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从全省看,区域扶持资金运行管理已走上正常轨道,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继续深化改革,重视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发挥。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税体制改革作了具体部署,财政部门转变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行区域扶持资金试行股权投资等有偿使用方式改革,既契合中央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政策精神,同时也是各地财政部门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区域扶持资金虽然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运作,但本质上仍是财政资金,资金的运行目标应当以引导企业发展、培育地方财源为主,适当兼顾投资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在政府和市场间寻找平衡。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全过程的资金管理机制。全省区域扶持资金管理制度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资金运行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在企业遴选、资金监管、绩效评价、股权退出等各个环节制定既契合市场要求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机制和操作细则。尤其是股权退出和损益确认机制,既要符合国家关于国有资本退出的相关规定,又要便于实际操作,还要明确投资收益确认和投资亏损核销原则,以打消地方财政部门和资金管理机构的顾虑。

  (三)扩大有偿资金规模,提高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加大财政扶持企业资金有偿使用的范围和规模,减少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挤出效应,是深化财政资金管理改革的重要路径。应当进一步整合资金,扩大有偿资金规模,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改变现有的对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吸引力不足、投资小企业风险较大的尴尬局面。同时,为了提高资金管理的专业水平,在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财政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应鼓励和引导地方财政部门通过引进专业团队和专业人才来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并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服务提高资金管理机构的综合投资管理能力,提升区域扶持资金管理水平。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