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财政局:攀枝花市关于推进钒钛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思考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局
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世界前列,资源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攀枝花市财政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钒钛产业创新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管理方式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税费设计不够合理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完善资源税政策
一是改进资源评定,细化等级分类。建议对钒钛磁铁矿资源等级及时予以评定,明确各等级的具体技术标准,改进等级划分具体操作管理办法,适当压缩等外矿与等级矿之间的单位税额差距。二是实行过渡政策,明确顶格征收。目前,铁矿石资源税仅按标准税率的80%征收。铁矿开采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建议取消铁矿石资源税减免政策,试行顶格征收过渡政策(过渡期不超过一年)。三是提高税率标准,调整资源税目。若按2-3吨原矿洗选1吨铁精矿和国家标准税率计算,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资源税负水平为2.24%-3.09%,税负水平偏低,故建议将铁矿石资源税在国家现行标准税率基础上提高100%。四是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建议在调整完善从量计征税率(税额)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钒钛磁铁矿资源税从价计征相关政策和征管技术问题,稳步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整合资源补偿政策,将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产品价格调节金整合为资源补偿基金,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二是提高资源补偿标准,分别按原矿及人工矿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征收标准,明确征收责任主体。三是明确资源补偿归属,将资源补偿收入全额划归资源开发城市,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一是加强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进行研究,突出重点选取能够填补国家战略空白的钒钛资源开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重大项目实施和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二是建立攀西资源创新开发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新产品、新材料创新开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钒钛产业融资力度,对钒钛资源开发重大创新项目给予贴息扶持。三是建立创新激励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按其实际纳税地方分成的一定比例,由地方政府给予企业奖励。
四、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一是落实税收激励政策,强化钒钛创新开发。将部分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及技术优势的钒钛资源研发生产企业剥离单独注册,申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及减征”优惠政策,为钒钛产业创新开发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二是建议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类别二“废水(液)、废气、废渣”中序号2的“生产的产品”栏内,增加“钒产品、钛产品、精矿粉、铁”等产品品名;在序号3的“生产的产品”栏,增加“钒产品、钛产品、纳米铁粉、草酸钴、电解铜、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品名。三是建议将钒钛相关高新技术列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项目,使更多从事钒钛资源开发和再利用的企业能享受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政策。四是建议将低品位(铁品位20%以下) 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纳入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对综合利用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生产的铁精矿(54%以上)、钛精矿(46%以上)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