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安: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推进财税改革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 于国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省委、省政府对山东财税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深化财税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精神,切实担负起推进改革的重任,认真谋划改革、精心部署改革、大力推进改革,努力打赢财税改革这场攻坚战,为山东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把深化预算改革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来抓。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深化财税改革,预算管理改革要先行。一要高度重视预决算公开工作。明年所有市县的财政总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范围要扩展到全口径预算,公开内容要细化到具体的经济分类支出。各级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规范预算开支标准,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为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打好坚实基础。二要在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资金上取得实效。大力压减竞争性领域专项,“十三五”前要大幅度压减或取消。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省级今年要达到55%左右,2015年达到60%以上。积极推进专项资金按“因素法”分配,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在继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的基础上,启动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对确需保留的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竞争性领域专项,主要采取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对不适合实行基金管理模式的资金,主要采取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事后补助方式或者担保补贴、风险补偿等间接补助方式。三要从长远着眼完善预算制度设计。设立并用好预算稳定调节资金,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探索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预算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抓紧清理处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逐步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建立规范的“借、用、还”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快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今年下半年,省里选择部分省直管县启动现代预算制度改革试点。
二、要扎实做好税制改革研究准备工作。一是提前做好摸底测算,科学研究改革方案,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二是积极开展对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等改革的研究,掌握底数,争取主动。三是加强对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研究,适时适度提高税额标准、扩大征税范围,增强调控功能。
三、要超前谋划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在收入划分上,做好山东省改革与中央收入划分改革的对接,超前研究测算改革影响,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做好现行体制与下一步省以下收入划分的对接,在保持现行省与市县税收增量分享制度框架总体稳定、省与市县财力分配格局大体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调整方案,对现行省与市县收入划分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各级既得利益。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上,结合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体制改革,着眼科学发展导向和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认真研究设计改革方案。总的原则是,对全省性的重要事务省级全部管起来;将基层易于掌握情况的区域内事务放给市县;对一些跨区域的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政策,可作为省与市县共同事权,在科学评价各地财政能力的基础上,逐项确定省与市县的分担责任。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