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广安市财政局: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4-05-21 浏览次数: 【字体:

  广安市财政局

  广安市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布局,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一是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用好市、县两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高水平、高标准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聘请高资质规划编制单位,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区市县依照全市总体规划,结合村庄和集镇规划及新村规划,突出本地农村主导产业和文化特色,细化完善县域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是建设乡村旅游通达工程。将乡村旅游公路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优先解决市县城市周边、国省交通干道、邓小平故里和华蓥山石林两大创5A级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问题。落实县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积极争取中省干线公路改造、农村断头公路桥梁建设、通乡油路(水泥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渡改桥工程、农村公路联网工程、农村客运站、码头建设等项目资金,重点建设邓小平故里周边及渠江沿线乡村游憩带、华蓥山乡村旅游廊道、高兴阳和乡村旅游带、白坪飞龙旅游带、岳池农家文化旅游带等乡村旅游带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标准,完善交通标识标牌布局、站点配备,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通城区到旅游点的公交客运线路。

  三是加强乡村旅游基础建设。以村、镇为乡村旅游景区构建单元,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布局推动,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整合利用好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财政专项资金、渠江流域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资金,将景区基础设施打造与构建新村综合体同步建设,加强重点乡村旅游景点的停车场、购物场所、建游客中心、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旅游景点环境整治力度,完善服务功能,优化乡村旅游环境。

  四是培育扶持乡村旅游开发业主。加大对农户经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凡是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对象的,均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予以财政贴息。对新开办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工商、卫生等部门免收办证费用。对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精品农家乐、精品休闲农庄、五星级乡村酒店免收标牌费,用电、用水、用气分别按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实行。及时出台一定期限的乡村旅游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乡村旅游开发企业和实体。灵活用地政策,鼓励大集团大公司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立支持乡村旅游标准化创建奖励资金,对获得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区、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景点创建达到一定星级标准的农家乐、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并在安排发展项目资金时予以奖励和优先。

  五是支持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整合利用好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农村用户沼气建设资金、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资金,将支持农村改水、改厕、改厨与支持发展农家乐、林家乐相结合,改善乡村旅游、食宿卫生条件。整合利用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强县等资金项目,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在乡村旅游地区建设现代农林基地、科技示范基地,开发集农事体验、采摘、观光、科普教育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

  六是深度开展乡村旅游营销。把乡村旅游宣传促销纳入全市旅游整体营销计划,支持包装推出系列乡村旅游线路产品,以新闻通气会、媒体考察采风和各类营销活动为载体,扩大乡村旅游市场影响,提升产品形象。充分利用网络、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宣传推广乡村旅游,提高知名度;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各类组织参与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和中介服务,支持建设专业化、品牌化的乡村旅游网站;围绕线路统筹,将乡村旅游与全市主要景区等旅游要素有机组合,推出3条一日游线路、4条二日游线路和3条三日游线路,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线,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围绕四季七节,包装推出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策划开展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华蓥山梨花节、广安龙安柚品果节、武胜疱汤节等乡村旅游节事活动,丰富乡村旅游品牌内涵。

  七是注重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整合教育、农业、林业、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人才培训资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工科技培训工程要将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技能作为培训内容,将休闲农业讲解员、乡村旅游导游员、农家乐接待人员、本土特色文化演艺人员等纳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并给予培训鉴定经费支持。对具备条件,有意从事乡村旅游的当地大学毕业生、复原退伍军人、农村能人、回乡创业农民工进行创业辅导和培训,支持引导他们投身乡村旅游事业。邀请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定期举办乡村旅游服务技能知识讲座,增强现有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