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福建省财政厅: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五大需求及对策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4-04-26 浏览次数: 【字体:

福建省财政厅

  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我省正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财政资金达25.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121万亩,实施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67万亩,改造中型灌区19处,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随着现代农业、高优农业的发展,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也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转变管理方式。

  一、五大需求

  一是粮食安全的需求。近年来,由于持续高负荷耕作,我省农业资源耗费过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用水浪费、地力下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亩均耕地面积肥料用量和化肥用量都高于正常水平,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土壤板结、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急需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解决水土资源等制约性因素,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现代农业的需求。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种植养殖与加工流通等环节联系更加紧密,对种养基地的基础设施也有更高要求。一些地区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对微灌滴灌、钢架大棚、温控设施等现代农业设施要求较高。因此,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基础和装备支撑。三是特色产业的需求。我省农业资源丰富,优势特色产业突出,但茶叶、果蔬、园艺、林竹等一些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山地、园地和山垅田,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难以适应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强对上述田块、地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意义较大。四是土地流转的需求。规模化经营是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因,我省山地多、平原少,小块田多、大块田少,不利于开展规模化经营,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土地流转。推动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土地使用价值,为规模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五是扶贫开发的需求。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数集中在边远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较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这些地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带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二、对策措施

  一是扩大开发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放宽农业综合开发的区域限制,将一些产粮大县、边远山区、原中央苏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县,扩大农业综合开发范围。二是灵活立项条件。放宽集中连片规模、工程措施投入比例等具体条件限制,由各地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需要开发、适宜开发的区域,申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解决丘陵山区选项难的问题。三是提高建设标准。建立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提高土地治理项目单位面积投资标准和建设水平。四是完善项目内容。在土地治理项目中增列占用土地和损毁青苗补偿,对征用或占用农民土地及工程建设中损毁的青苗作物给予适当补偿。同时增加土地平整工程措施,推进现有耕地规模化整合,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五是增加试点项目。争取财政部每年安排我省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发挥试点项目的带动示范作用,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发展。六是鼓励多元参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加强种养基地设施条件,改善生产经营环境,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