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攀枝花市财政局:大力支持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4-04-24 浏览次数: 【字体:

  攀枝花市财政局

  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攀西试验区)是全国唯一设立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标志着攀西钒钛稀土战略资源综合开发提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新的形势、思路和举措都给攀西试验区的开发建设带来了新思维、新思考和新指引。

  一、突出一个支持

  根据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改革思路,协调各方力量,积极争取将攀西地区的交通、城市功能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纳入全国或全省的建设项目规划予以支持,从而有效减轻攀西地区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使试验区政府配置更多的财力用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用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增强试验区的吸引力和归属感,实现试验区资源综合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融合。

  二、促进两个集聚

  一是促进相关高新产业集聚。《决定》指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因此,必须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和培育好市场主体,引导资源性相关产业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才能形成产业高效集聚。着力打造服务完善、功能配套、层级较高、政策灵活的园区平台,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支持资源综合开发相关配套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工商、财政、土地、电力、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上规模上水平的配套产业企业集中发展,为资源综合开发的集群式发展完善配套环境;着力引进和发展下游产业,通过招大引强、区内培育等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吸引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增强试验区综合开发能力。

  二是促进相关高新技术集聚。要按照三中全会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改革思路,一方面通过项目合作、技术购买等形式,引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项目或重大支撑项目,完善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搭建好企业技术引进平台,加快攀西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加入试验区开发建设。同时,在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力度,支持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定制等形式,注重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升级和产业优化。

  三、强化三个支撑

  一是强化财力支撑。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财力支撑,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项目推进都需要有足够的财力保障。一方面,立足攀西试验区地处民族地区和全国唯一一个资源开发区的实际,按照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的改革措施,加强与中央和省的对接沟通,争取中央和省进一步加大对试验区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试验区政府可用财力规模,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更多地赋予试验区政府财权,使政府能够组织和管理更多的财力,直接用于改善试验区投资环境和提升资源综合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精神实质,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要尽量使优惠政策直接落地到企业。通过财政奖补、税收优惠、政府引导等形式,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增强试验区资源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强化融资平台支撑。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这对于加强投融资体制创新,强化试验区融资平台支撑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力:按照政府引导、民间为主、专业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钒钛产业政府引导基金,吸引风险投资和社会资本进入钒钛资源综合开发领域;支持试验区发行企业债券,对试验区的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适当放宽条件,允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面向社会发行中长期债券;政府搭建好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鼓励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探索开展企业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托等融资方式,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是强化政策平台支撑。《决定》指出,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样,推进攀西试验区的开发建设,也必须注重政策平台支撑的整体性、配套性和协同性。中央、省和试验区政府可协同在电力、工商、土地等政策方面给予试验区更大自主空间,更大幅度的政策优惠;通过试点探索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环境保护税改革、排污权交易等改革措施,建立试验区环境补偿机制;在中央或省的战略层面,建立试验区建设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区域产业布局、发展规划、联席会议等措施,优化和调整区域内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结构和布局,防止地方保护和恶性竞争;在充分运用好试验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争取尽早将攀西试验区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实施范畴,在新兴产业扶持、高新技术引进、财税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攀西地区支持,实现试验区可持续发展。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