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鑫堂:铆足“五股劲” 聚力“转型路”
江苏专员办专员助理 薛鑫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新定位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新论断,既是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全面部署,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内涵。专员办作为财政部派出机构,应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原版宗旨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铆足“五股劲”,凝心聚力推进专员办工作转型发展。
一要铆足勤奋学习的钻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专员办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财政监管的效能和工作转型的进程。尤其是面对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和办里全面轮岗的现实状况,学习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显得极为重要。既要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勇于挑重担、敢于担责任;更要深入学习财税政策法规、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会计金融等财经业务知识,动态掌握财税改革发展的进程,不断提升自身加强财政监管、维护财税秩序的能力素质;还要掌握一些哲学、历史、文学、科技等方面知识,切实增强个人的综合素养,进一步解决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学习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联系实际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身边同事学、向被监管对象学,并坚持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在财政监管这所学校里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增益其所不能。
二要铆足抓铁有痕的干劲。强调实干、注重落实,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集中体现。提升专员办财政监管影响力、推进工作顺利转型,也十分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当前,就是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作抓得实、情况摸得全、建议提得准,发挥派驻机构的优势。一是要深刻领会并坚决执行部党组决策部署,重点应围绕预算执行,从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和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两个方面入手,确保预算执行真实、合法并促进中央预算编制科学化、规范化。二是要优质高效地完成专项任务并用专项工作成效巩固监管阵地、推进日常监管,真正做到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确保财政监管始终与财政中心工作合拍共振。三是要统筹监管力量与时间,扎扎实实地推进非税收入征收、收入退付、日常审核和综合财政监管等日常工作,不搞花架子,忌做表面文章,切实为基层单位和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四是要针对现实问题,力求从国家宏观政策、事物发展规律、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等多个视角加强分析研究,从财政监管视角发现新情况,提出新建议,从而突出财政专业特点,体现财政管理优势。
三要铆足依法行政的细劲。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是专员办工作的生命线。专员办开展财政监管,既是对监管对象执行财政法规情况的一种监督检查,又是自身履行财政监督职责的一种执法行为。财政监管执法工作大多涉及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严谨细致,丁是丁卯是卯,来不得半点马虎。可以说,实现财政监管公正执法的过程,就是推进财政监管科学化规范化的过程。因此,既要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加强督查督办等措施,不断提升全办干部队伍的法治意识、法律修养和依法监督、科学监管能力,确保监督检查规范有序、公正合理,真正树立务实高效的执法形象;又要牢固树立“程序为要、程序公正”和“行政公开、接受监督”的观念,坚持财政监督检查、复核、处理“三分离”机制和审核审批事项“经办人员初审”、“处室负责人复审”、“办领导终审”三级审批流程,确保财政监管合法、合情、合理。
四要铆足开拓创新的巧劲。古人云:“智者不袭常”。就是要充分结合部情、省情和办情,在有效把握工作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各项监管工作。一是充分发挥非现场监管作用,逐步建立完善监管法规库、监管信息数据库和监管案例库,提高监管的科学化能力和标准化水平。二是丰富监管手段,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切实强化巡查、走访、约谈等日常财政管理方式的综合运用,不断提升财政监管效率,扩大监管覆盖面。三是积极构建“大监管”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检查制度和联合通报制度等,不断推进专员办与省级相关部门横向联合联动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收支对账制度、委托检查及动态跟踪制度、座谈会议制度等,不断推进专员办与市县财政部门纵向联合联动工作。四是坚持监督与管理相融合,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及时听取基层财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建议,积极反映财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推进财政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五要铆足崇德尚廉的憨劲。“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工作能否经得起监管对象的质疑和工作纪律的约束,其中廉洁执法非常重要。同时,专员办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很辛苦,更加需要有一种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因此,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廉政规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计个人得失,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把职位作为奉献的平台,甘当无名英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工作中,要发扬民主,坚持公开,守住原则,勇于担当。生活中,做到办事用智、待人以诚,特别是考虑个人实际问题应适可而止,不可处处用心、斤斤计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