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利:专员办内控机制建设浅议
大连专员办监察专员 王国利
全国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的制度设计,明确各个节点的工作职责,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风险。”“对高风险单位和岗位的权力进行限制,压缩和规范各种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降低权力失控、腐败发生的概率”。专员办工作内控机制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来保障专员办的内部管理规范,风险控制有效,外部财政监督作用强化,实现财政监督与内部管理一体化,为专员办工作转型,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以项目工作标准化、程序化为内容的业务工作机制
第一,要规范专员办财政监督审核审批和专项检查的工作流程。要坚持简便、实用、全面反映监督工作流程的原则,规范监督工作方式,改革传统的粗放的业务工作程序和方式,要做到专员办的财政监督业务工作机制化,工作制度程序化,工作程序表格化、信息化。
要根据监督环节、内容、要求的不同,将监督的工作程序细化、量化和规范化,无论是监督检查和审核审批,在事前调研、制定方案、前期培训、组织实施,处理结案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流程和表格,项目一旦启动,立即进入程序,避免随意性。制度的制定要注重执行,关注细节。
第二,要规范专员办财政监督工作标准和参考标准。要全面规范提请监督检查或者受理审核审批的程序要件,并从被监督者的重要性、可能发现的违规问题、其他监督机构检查情况的要求出发,制定监督检查的参考标准。
第三,要规范财政监督工作质量标准。如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质量标准,财政部组织的全国性的专项监督检查的质量标准,办理各类审核审批业务的质量控制标准,专员办调查调研的质量标准等。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不能单纯把查出违规违纪问题多少作为衡量工作质量高低的标准。
二、以项目质量评价体系为核心的业务工作考评机制
专员办的财政监督质量评价体系应当包括评价标准、评价程序和成果运用三个层次。
第一,结合专员办监督检查和审核审批工作特点,从规范化的要求出发,按照业务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及项目质量等多方面建立起评价标准,为评价活动奠定科学基础。
第二,通过考核、反馈和奖惩等一系列操作程序,由项目和部门负责人采取自评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质量分别做出评价,并定期进行分析反馈,让项目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亲历质量评价过程,逐步强化质量意识。
第三,对质量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定期组织分析、研讨和培训。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针对性、实效性会大大增强。
三、以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基础的责任激励机制
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突出一岗三责(工作、党建、廉政)明确管理要求为内涵,在管理机制上进行探索。
第一,强化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分解到各处室,由领导班子与各处室负责人签订管理目标责任状;同时建立业务工作督办制度、专员办内审制度、财政监督过错问责制度等,配合其他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业务工作服务、保障、督察、问责机制。确保年度工作计划圆满完成。
第二,建立一岗三责制度。各业务处室负责人同时兼任机关党支部书记,办党组和机关党委与各处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各处室负责人既是党建工作责任人又是廉政建设责任人。突出责任要求,强化管理内涵,理顺了各业务处室、党支部和党组、党委的管理体制,一方面调动了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使办领导从大量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谋划大事,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各处室的管理能力。
第三,建立和完善令行禁止的业务领导机制。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通过每季度一次的业务工作调度会议制度,加强对个案的协调、指挥和督办;重点解决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等,确保政令畅通,实现领导班子对各业务处业务指导的加强。从而,建立起层次清楚、结构严密、责任明确的专员办工作指挥系统。
责任激励机制的建设要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各业务处室工作责任要明确,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二是充分考虑财政监督工作的特点,配置好对各处室的工作权限和资源;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专员办一把手、分管班子成员、处室负责人、项目组组长的关系。
四、以干部考核、交流、培养制度为依托的队伍建设机制
第一,建立公开透明的考核评比制度。一是建立平时考核制度,建立干部考核档案。平时考核重点要做好考核档案的记载、鉴定的工作;二是年度考核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年度考核改变过去那种各处室封闭考核,全员测评打分,从而出现信息不对称盲目打分的弊端的做法,采取全员公开述职,个人业绩公示的办法,从而,使考核工作比较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辅助以监督检查考评验收制度,使考核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第二,逐步把处级干部选拔工作和轮岗交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将处级干部选拔的实施方案规范,增加公正性和透明度,使全体干部对处级干部选拔工作的指导思想、程序、方法和标准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公开和公平。二是建立处级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第三、建立干部培养和培训制度,加强中层干部和青年干部的培养培训。一是建立业务培训的激励制度,定期组织处级业务骨干和参加财政部培训的同志在全办培训中讲课,并适当组织评比,达到自我学习,互帮互学的目的和效果;二是要逐步探索建立青年干部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做到在使用中培养干部,在培养中使用干部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些素质较好、有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采取工作压担子、学习进修、安排协助处长工作等加大培养力度。
五、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廉政保障机制
一是建章立制明责任。用制度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到个人、处室。办党委和纪委组织制定专员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党组党委和各处室、党支部签订廉政责任状;二是组建专员办内部控制委员会,设立专兼职内审岗位,对专员办重要的业务工作、财务经费管理和重大项目管理等进行复审监督;三是强化纪检监察职责,支持纪委独立开展工作,发挥对专员办党组和领导班子重大决策的监督制约作用;四是建立内部事务工作公开公示制度和外部业务工作处室初审,专职复审和专员会议集体终审制度,特别是在业务工作组织形式上,规范议事程序,强化领导班子集体的作用,这样就使专员办的队伍建设和财政监督工作做到执行岗位与内审岗位,处长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和一把手,纪委书记与班子等建立既相互配合又互相制约的机制;五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上门走访、召开服务单位座谈会、发放测评表等形式,主动接受有关部门、服务单位和群众的监督,做到了多层次监督、全方位制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