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文占能 王洪芬: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4-02-25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和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更新渐显滞后,一些财政业务适用的会计科目和制度不明确。因此,推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构建全新的政府会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进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适应新业务的核算要求

  针对新的财政业务,需要更新总预算会计核算内容,并针对新业务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一是针对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增加相应的核算内容,适应新的经济业务的核算需要;二是增加针对国债转贷、粮食风险基金、社会保障资金等专户的核算科目,明确会计科目适用范围,加强对专户资金的管理;三是设置社会保障基金核算科目,将社会保障基金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四是现行的决算批复制度,需待下年批复本年度的财政决算,每年年终难以结转当年账务,待决算批复后,再调整上年结余,结转上年账务,实际工作中带来了不少困难,应尽量缩短批复时间;五是特定的业务,可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能为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从表面上看,编制部门预算似乎与预算会计没有大的关系,但从实质上看,预算会计信息是编制部门预算时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我国的预算编制正在以零基法取代基数法。在传统的基数法下,按照基期年的支出基数简单地加上一个增长比例确定各部门的支出指标,因而,在决策时不需要过多的会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弊端也没有显现出来。但在零基法下,一切从开始,主要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占用的经济资源、人员配备等客观因素来确定资金使用额度,因此,编制零基预算,除了有核定编制、制定标准定额等相关配套制度外,摸清各部门的家底,充分了解各部门资源占用和使用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可靠的会计信息,就无法编制零基预算。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使用预算资金、开展公务活动中形成并拥有大量的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许多事业单位如科研、高校、医院等单位还拥有相当数量的股权投资。由于我国的预算会计主要侧重于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对各单位占用的大量长期资产关注不够,固定资产的建造和使用在管理上脱节,先由建设单位完成基建任务,项目竣工后再由建设单位移交资产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的建造并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账簿中登记和反映,只有办理竣工验收交接手续后方可予以登记。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因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存在登记不及时、甚至不入账等情况;即使已入账的固定资产,按现行制度规定不计提折旧,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虚估了资产价值。行政、事业单位长期资产的核算存在账目不实、资产虚增等问题,不能真实、完整反映各单位占用的经济资源及使用情况,难以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清楚的家底

  三、完善政府会计的确认基础

  与预算会计相比,政府会计涉及的会计事项要比预算收支复杂得多,不仅反映预算资金运动情况,还包括对国有资产、债权债务的管理等等。为了真实反映我国政府的财务活动情况及财务状况,使信息使用者更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政府财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对我国现有的预算会计确认基础应当予以改进和完善。同时,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由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向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稳步推进。

  四、建立基金会计模式

  基金会计模式是以基金作为会计主体,每个基金都有一套相互独立的账户体系,每个基金都要求编制独立的财务报表。政府及事业单位资金的提供者,一般要求将资金使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这就客观上要求对基金主体单独核算和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以满足资金提供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基金收支结余情况。实行基金会计模式能够将委托代理关系的处理机制有效地融入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内,从而增强代理关系的控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国政府会计可以运用基金会计模式,对政府财务资源分类设置基金进行核算与管理。在原有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和专用基金的基础上,设置国有资产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将国有股权、社会保障资金分类纳入政府会计的视野。

  五、建立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会计信息的最终产品,它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而编制的以财务信息为主要内容、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财务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综合报告。政府财务报告应当明确信息的使用者不仅仅是政府和预算单位,还包括政府债券的投资者、纳税人、选举人、投票人等。政府财务报告应当提供反映政府受托责任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

  (一)财政资金是否用于预算限定的用途或目的,这是公共财政资金管理的起码要求。

  (二)反映国有资产方面的财务信息,特别是国有资产产权构成及收益权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信息。

  (三)反映政府总体收、支、余的财务信息。

  (四)提供政府或政府部门作为受托人受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方面的财务信息。同时,建立政府审计制度,把政府审计报告作为政府财务报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六、扩展财政总预算会计体系

  扩展财政总预算会计体系,构建政府会计体系,就是要把会计核算对象由预算资金运动扩展为政府的价值运动,包括预算资金在内的政府的一切资金运动。一是扩大总预算会计制度外延,将财政专户会计核算,社会保障基金核算全部纳入总预算会计体系,建立统一的、与政府收支分类相似的总预算会计科目库和总预算会计制度,从事政府会计各方面的核算工作,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二是应在会计核算中,增加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反映,并提供政府资产的增量和存量两方面的信息。三是对国有股权的政府资产和政府债权、债务进行会计确认和核算,纳入政府会计范畴。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相当于总括和明细的关系,它们将合二为一共同构成政府会计。为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活动和考核政府活动的费用与效率,政府会计应增加对国有股权、固定资产等的核算,合理确定政府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建立适当的政府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并根据绩效预算管理的要求,采用相关的固定资产费用配比方法。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