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2025年一季度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来源:庆阳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5-05-2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季度,全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挑大梁、作标杆”,紧盯年度工作任务,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全力以赴挖潜增收,保主保重优化支出,财政收支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全面完成一季度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平稳有序。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

3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55亿元,完成年初目标任务(100亿元)的31.55%,超预算进度6.55个百分点,超收6.55亿元;同比增长63.1%,增收12.2亿元,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4%)59.7个百分点,收入总规模稳居全省第二,增幅连续4个月位居全省第一。分结构看:税收收入13.02亿元,同比下降8%,减收1.14亿元;非税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256.9%,增收13.33亿元。分级次看:市本级收入9.96亿元,同比下降1.76%;县(区)级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134.36%。

2.支出

3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1.47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加支出16.44亿元,支出总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增幅连续两个月位居全省第一。分级次看:市本级支出24.38亿元,同比增长10.61%;县(区)级支出97.08亿元,同比增长16.99%。

二、一般公共预算执行分析

(一)财政收支稳健增长,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年初目标任务,依法依规积极组织收入,全面落实煤炭资源税提高税率政策,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源,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市县财政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建立市县同步、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扛指标、赶进度,加强与税务、自然资源等执收部门对接沟通、协作配合,加快宁县北-合水西煤矿矿业权出让、2024年石油矿业权出让收益收缴以及宁中煤田矿业权出让收益调库工作。精准测算收支规模,强化分析研究,及时查找替补税源,加强调度频次,本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超过序时进度6.55个百分点,同比增幅达到62.07%,连续4个月位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幅达到15.7%,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三保”筑牢兜实,各项重点支出进度加快,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发挥明显。

(二)非税收入政策落实到位,抓促效果明显宁县北-合水西煤炭矿业权出让收益入库7.67亿元,推动西峰区、庆城县、合水县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加收入3.2亿元、0.26亿元、0.07亿元;按照“即退即入”的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完成宁中煤田调库,市县财政收入净增加4.32亿元,其中宁县净增收入6.98亿元;长庆油田上缴2024年石油矿业权出让收益入库1.1亿元,上述因素推动全市矿业权出让收入累计入库13.8亿元,占收入总额的54.22%,拉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79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持续发挥。严格执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计提两项资金政策,一季度全市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和教育资金两项专项收入共计1.27亿元,拉动收入增长3.87个百分点。各县(区)多方协同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历年欠费清缴,当月实现收入2700万元,同比增长13倍。住房公积金改变缴库模式,今年一季度收入较少,同比下降96.51%。

(三)当月税收收入下滑明显,主体税种两升两降本月全市税收收入完成3.11亿元,环比下降30.73%,较上月减收1.38亿元,同比下降35.34%,减收1.7亿元,致使税收收入在上月小幅增长6%后继续呈下降趋势,降幅进一步扩大,达到8.0%,较全省平均增幅(-0.2%)低7.8个百分点,拖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89个百分点,税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庆阳石化公司原油排产计划缩减、加工量下降,煤炭产量和价格下跌,以及上年长庆油田一次性缴入增值税1.05亿元抬高基数等原因导致。分税种看,四大主体税种两升两降,资源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3.25%、9.72%,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大主体税种下降较多,分别下降15.95%、22.8%,受主体税种影响,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由正转负,同时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新开楼盘减少、企业及个人消费投资预期不足等因素影响,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与房地相关税收均出现同比下滑趋势,分别下降2.4%、14.91%、81.43%。

(四)重点支出持续加快,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对重点支出的调度保障力度,进一步靠实部门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全面梳理下达预算情况和项目开工情况,优化市级资金调度保障,坚持“三保”保障优先位置,做到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民生政策高效落实。科学合理确定支出顺序,紧盯超长期国债、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等政策落实,重点保障农林水、教育、科技、社保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重点支出进度切实加快,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作用更加明显。3月底,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教育、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73.13%、132.8%、18.66%、14.05%、11.24%,带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5.7%,11类民生支出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5%,较上年提升3.5个百分点。

(五)收入结构欠合理,税收增长持续承压。一季度末,全市税收收入13.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55亿元的41.3%,较全省税收收入占比低13.6个百分点,由于一次性矿业权出让收入大,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45.27%,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且短期内不易改变。从全年看,我市财源单一,受能源价格和产量波动影响极大,现有税源很难支撑财政收入增长预期,新的替补财源十分有限,税收收入要完成预算进度、实现稳定增长,压力较大。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6.36亿元,增长56.06%,增收2.29亿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57.2%,分级次看:市本级收入3.94亿元,增长90.2%;县(区)级收入2.42亿元,增长20.82%。主要是西峰区上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3.92亿元(计提两项资金后),宁县早胜电厂土地出让实现收入1亿元,其他各县国有土地出让交易量下降,实现收入较少。

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14.29亿元,增长6.8%,其中:市本级完成4.53亿元,增长288.52%;县(区)级完成12.22亿元,下降20.1%。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加快,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长较快。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一季度,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0万元,占年初预算1706万元的7.03%,较上年增收120万元,其中:市本级收入120万元,主要是庆财资产运营公司上缴收入100万元,其他20万元为庆阳市金盾保安守护押运公司等4家公司上缴收入。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53万元,同比增长55.6倍,其中:县(区)级支出453万元,主要是环县支付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补助资金。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季度,全市财政收支顺利实现“开门红”,收支规模持续增长,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较好。但也应看到,仍存在一次性收入占比高、税收收入降幅明显、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等不利因素,二季度是全年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全市财政系统要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精准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盯年度目标任务,铆足干劲,跳起摸高,切实强化收入征管,全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落实,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紧盯全年目标,千方百计拓增量。县(区)政府要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细化阶段性目标,靠实主体责任,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多方协作的收入共商共治机制。各级财税部门要加强经济形势与收入形势的联动分析,加快综合治税试点工作进程,实现数据共享,夯实税收共治基础。要深入分析查找税收下降原因,竭尽全力挖掘增收潜力,在追缴欠税上下功夫,在严格执行政策上下功夫,在强化征管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做到“以小补大、以查促管、以管促收”,应收尽收,努力实现税收收入止跌回升。同时要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电子化集中收缴管理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把依托行政权力产生的收入全部缴入国库;加快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年度清算,新增收益要及时入库;积极推进“财政+国资”模式,加快闲置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推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持续向好。

(二)聚焦重点领域,有保有压促支出。各县区、部门单位要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政府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当年增支事项优先通过统筹本部门预算解决。市直各部门要加快市级预算安排专项和需二次分配上级专项的分解下达,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严格落实项目预付款制度,切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对达到支付条件的及时办理支付。财政部门要科学统筹强化库款调度保障,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支出顺序,优先保障“三保”、还本付息、到人到户等刚性支出需求,重点保障中省市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支出需要,尤其是要加快乡村振兴、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项目支出进度,对资金有保障的专项债券、增发国债和超长期国债项目要加强调度,督促项目单位尽快支出,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要加快专项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工作进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稳增长、保民生、促发展、防风险作用。

(三)树立底线思维,未雨绸缪防风险。要密切关注各类风险隐患,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动态做好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决扛牢“三保”政治责任,加强日常分析研判和执行监督,及时掌握财政运行状态,对可能出现“三保”的风险,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二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固树立举债有度、用债有效、管债有规、偿债有方的理念,切实用好置换政策,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化解政府债务。三是切实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要从讲政治、保稳定、护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化解金融风险和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扎实做好高风险机构化险工作,努力实现“退高摘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坚持纵横贯通,多措并举强监督。全面落实全市财会监督会议精神,聚焦重点项目资金和专项整治重点任务,积极发挥财会监督作用。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安排,自觉把财会监督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全局中谋划、部署、推进,着力在强化内控制度、财务管理、风险防控上求突破,特别要加强关键业务、关键岗位风险防范,切实改变财会监督财政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市县财政部门要持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做到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对各类巡视巡查、审计、监督检查反馈的问题要建立统一台账,强化信息共享,合力推动问题整改,做到“以改促治”。要统筹各方力量,靠实各方责任,全面落实财会监督联度工作会议制度,加强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纪检监督等的贯通协调,推动全市财会监督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五)聚焦财政管理,精准施策提质效。在拓宽财政增收渠道、争取中省转移支付支持的基础上,市县财政部门要全面树立大抓财政管理的鲜明工作导向,紧扣财政科学管理试点工作任务,坚持系统思维,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管理的系统化上下功夫,切实提升财政统筹全局、服务保障能力。要强化预算管理,探索推进财政零基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全过程管理,持续推动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要严格预算执行管理,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加快财政暂付款消化进度,强化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规范政府会计核算,以财政支出为抓手,把财政管理贯穿于资金支付各环节,贯穿于所有资金使用单位,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