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农田水利条例》答记者问

来源:农业科 发布时间:2016-06-0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农田水利条例》答记者问

  2日,国务院公布《农田水利条例》,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就条例有关问题,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何制定条例?

  答: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近些年来,随着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更加艰巨,而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又制约了农田水利投入的积极性,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难、管理难等问题突出。一方面缺乏科学规划,资金投入分散、使用效率低,一方面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机制不完善,同时农田灌溉用水方式粗放,投入和保障扶持也不到位。

  为此,有必要制定条例加快农田水利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问:条例的总体原则和思路是什么?

  答:一是科学规划、协同推进。以农田水利规划为宏观依据整合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促使各方投入形成合力、工程建设形成体系。

  二是建管并重、明确责任。通过标准规范、程序控制,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得好;通过明确主体、强化责任,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用得上、用得久。

  三是科学灌溉、节约用水。通过鼓励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高效的灌溉设施,推动农田灌溉节约、环保、可持续用水。

  四是各方参与、加大扶持。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投入,统筹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建好农田水利“大动脉”;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畅通“毛细血管”,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扶持激励政策,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