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全力夯实“三农”基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创新开展扶贫资产管理示范,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继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脱贫攻坚期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切实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需要。2021年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安排衔接资金61478万元,其中市级20211万元,保持财政投入基本稳定。调整支持重点,兼顾脱贫县和非贫困县推动均衡发展,构建“客观因素+政策因素+绩效激励”的分配机制,加大对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行动、乡村建设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支持力度,突出保障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统筹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规范性。截止9月底,全市当年累计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专项资金22.8亿元,较2020年增加9913万元。
二是切实加快农林水专项补助支付进度。实行支农项目资金清单管理,加强支出分析研判,建立支农资金绿色支付通道,加快农林水专项支出进度,及时发挥资金效益。截止9月底,全市农林水支出达到43.1亿元,其中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出完成17亿元,占当年总投入的74.68%。
三是持续做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延续执行脱贫攻坚期内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政策,切实压实县区统筹整合主体责任,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积极归集财政资金,变“撒胡椒面”为“握指成拳”,因地制宜编制年度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落实整合方案“双审”制度,强化乡村两级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全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6.2亿元,集中支持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计划行动和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
四是积极开展扶贫资产管理示范。围绕建立产权归属明晰、运营管护高效、收益分配合理、管理制度健全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以环县车道镇、合道镇为试点,通过主抓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管好用好、保值增值、群众受益五个关键环节,探索形成“123+N”扶贫资产管理模式,为全市扶贫资金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