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助推财政工作提质增效
党史教育开展以来,市财政局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要求落实,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序开展,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破解财源难题。以生财为本的科学理念为支撑,支持经济发展,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厚植财源基础,优化财源结构。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围绕特色农产品发展,支持农民创收的前提下,重点围绕保油增气、添煤稳电,加强地企协作,扶持地方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石油化工和煤炭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主体财源。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的决策部署,综合运用财政贴息、助保贷、中小企业增信基金等方式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支持地方工业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财源。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数字信息产业,培育新兴财源。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拓存创增”安排部署,紧盯《十大生态产业实施方案》,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和涵养长效财源。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破解保障难题。在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迅猛增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千方百计保证重点支出,“三保”、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风险防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上半年,从重点支出看,全市10类民生支出10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8%,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卫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0.6%、15.1%、14.5%、59.7%、38.1%。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破解管理难题。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将预算法定原则贯穿于预算编制、审查、执行、决算、监督各个环节,坚持依法依规理财,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坚决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和基本建设等重要事项及时向党委、政府请示报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市级出台6个管理办法及工作规程。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